1 DDM4A主要特点: |
● 每一块DDM4A数码显示表可显示4位数据,显示范围在0000~9999及扩展5个特殊符号:“-”、“P” |
、“L”、“H”、 “E”。它们分别可用于表示“±”、 “压力”、 “低”、“高”、“错误”等其 |
他符号。每位数码管的小数点均可以通过PLC程序控制点亮或熄灭,显示****,无误差、无零漂、无需计 |
量。 |
● 可以显示PLC内部数据寄存器中任意的数字。无需将工程量再进行转换,可以在DDM4A表上直接显示工 |
程数据。例如:采集温度信号为503.3℃,寄存器D100中存放温度采集值为5033的温度数据,D101中存放 |
对应温度的小数点位置数据0002。运行显示子程序后,对应的DDM4A表上即显示503.3。 |
● 采用PLC晶体管开关量输出点驱动DDM4A,一块表仅需要4个开关量输出点,以后每增加一块仪表,只 |
需要增加仪表选通PLC开关量输出点即可。因此在多表连接方式下,该种仪表将显示其优越的特性。 |
● 一般PLC均具备BCD码指令或二进制运算指令,所附加的显示子程序简单,运行速度较快。指令通俗易 |
懂。如PLC采用配置合理的开关量输出口,在不影响人们习惯视觉下极易达到几十块表的同步显示。例如 |
在无中断子程序的情况下,系统运行周期为40ms, 使用24点开关量输出驱动32块DDM4A表,全部数据刷 |
新一次仅需要8×40=320ms。可见显示速度之快。 |
2 装置概述及参数 |
多功能数码显示表是以单片机技术为核心,通过面板上的四位数码管显示多种数字。此表的开孔尺寸为 |
91mm(宽)×43mm(高),此表的几何尺寸见下图所示: |
|
数码显示表的背后接线端子位置和端子号及对应功能见下图和下表。 |
|
端子号 |
名称 |
功能定义 |
备注 |
1 |
D0 |
输入口1 |
6mA |
2 |
D1 |
输入口2 |
6mA |
3 |
D2 |
输入口3 |
6mA |
4 |
D3 |
输入口4 |
6mA |
5 |
CS |
仪表选通 |
6mA |
6 |
GND |
电源地 |
|
7 |
SS |
类型选择 |
SS=+24V 漏输入型
SS= GND 源输入型 |
8 |
+V |
正电源输入 |
I型:+5V/110 mA
II型:+5V/44 mA |
|
3 DDM4A数码显示表的主要参数如下: |
工作电源:DC4.8V~5.2V; |
功率消耗: I型表……550mW; |
II型表……220mW; |
显示规格:字高0.8”×4; |
适用PLC:所有PLC; |
传送距离:<30M; |
接口信号:源、漏型晶体管; |
小数点显示方式:可编程浮点显示; |
PLC驱动模式: 4位数码显示,4个I/O口,14个脉冲周期刷新; |
脉冲宽度:>2ms; |
刷新时间:>14×2ms; |
BCD控制驱动电流:>5mA; |
工作温度范围:-20℃- +40℃; |
工作湿度范围:10~90%相对湿度; |
外形尺寸:宽96×高48×深112mm; |
重量:0.12Kg。 |
4 使用方法及通讯协议 |
DDM4A数码显示表可接收以下PLC 驱动BCD通讯协议,实际上,它也能被符合DDM4A数码显示表驱动特 |
性和通讯规约的其他设备所驱动,例如:其他智能设备、DCS系统、单片计算机设备等。利用该通讯协议 |
,可将PLC程序中任意指定的数据,例如计数器、计时器、数据寄存器等数据送入指定的显示缓冲区内, |
经子程序送出BCD码至PLC外部的数码显示表上。 |
本规范适用于任何具备晶体管输出点或固态触点输出的PLC还其他设备,特殊情况下也可采用继电器触 |
点输出的PLC。 |
DDM4A显示表接收如图所示的数据传送规范: |
|
在PLC程序中设置一显示子程序,利用内部的定时脉冲触点驱动左移寄存器分时输出规定协议的BCD码 |
或数据至开关量输出口,即可驱动显示表。以下我们规定Y0~Y3输出按负逻辑叙述。设定PLC输出点为 |
4个连续的地址编号,此例定义为Y0~Y3,对于DDM4A,显示4位数码共需要16个脉冲量进程。规定第 |
1、2、3个脉冲为启动更新显示的标识码,他们按顺序固定为F、0、A(或者E,属DDM4A I型表使用格式 |
),即Y0~Y3状态依次为“0000”、“1111”、“1010”或“1110”。在第4个脉冲后将要显示的****个 |
数据D0输出到Y0~Y3上,以后交替让Y0~Y3输出“F”和显示的D数据即可。 |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第12个脉冲到来后,紧跟在后面的是小数点控制数据。例如,需要点亮第3位小数点 |
时,D4的数据应该是3。对于DDM4A,当数码表接收到第13个脉冲后将刷新显示。D数据与显示内容见下表。 |
DDM4A 显示 |
D0~D3内容 |
D4数据 |
小数点位置 |
0 |
0 |
0 |
0000 |
1 |
1 |
1 |
1111. |
2 |
2 |
2 |
222.2 |
3 |
3 |
3 |
33.33 |
4 |
4 |
4 |
4.444 |
5 |
5 |
|
5555 |
6 |
6 |
|
6666 |
7 |
7 |
|
7777 |
8 |
8 |
|
8888 |
9 |
9 |
|
9999 |
- |
10 |
|
- - - - |
P |
11 |
|
PPPP |
L |
12 |
|
LLLL |
H |
13 |
|
HHHH |
E |
14 |
|
EEEE | |
5 PLC示意程序 |
示意程序中的指令是采用三菱PLC的编程指令,见下图。 |
|
6 接线方式 |
PLC与多功能数码显示表之间的连接方式如下: |
|
漏型接线图 |
|
|
源型接线图 |
|
由于多功能数码显示表设置有选通功能,即表有效控制端。在单表工作时,只需将CS端接 |
地即可。而扩展第二块表时,需要增加二个PLC输出点。如果需要接两块以上显示表时,则可 |
按下图方式(漏型接线图)接线。 |
|
事实上,采用合理数量的晶体管输出口配以驱动子程序,可以达到少IO点驱动多块数码表 |
的目的,在多表系统中尤显其独特的优势。我们在某个自来水厂工程中只配置24个IO点,就 |
可以驱动32块DDM4A表,每块表还用不到一个IO点,且显示刷新速度很快,完全满足人们的观 |
察习惯(大约0.5~0.8秒更新所有的数码表显示数据)。同样,配置2块16点晶体管输出模块 |
共计32点IO,可驱动48块DDM4A数码显示表而显示刷新速度不变。 |
这主要是本表的接口特点和采用分时扫描并共用数码表的选通控制而决定的。 |
a. 选择8个晶体管输出点作为各组数码表选通控制,当然也可以选择16个或者其他数量的晶 |
体管输出作为各组数码表选通控制。需要注意的是:顺序选通数码太多要考虑影响显示刷新 |
速度,所以****不多于8组数码表选通控制; |
b. 分配4个晶体管输出口为1组数据串行接口,这样,每组数据串行接口共可接8块DDM4A数码 |
显示表; |
c. 由于用于数码表选通控制端口为晶体管,每个输出口输出驱动能力一般大于200mA~ |
500mA左右,DDM4A数码显示表每个接口需要6~10mA驱动能力,故该种方式**多可接 |
200/10=20个以上70个以下数码表选通控制端。也就是可以同时驱动20~70×8=160~560块 |
DDM4A数码显示表显示,并能满足人们的观察习惯。 |